小麥播種尚紅火,晚稻收割搶時間。

10月8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寒露,寒露是從涼爽到寒冷的轉折。那么,寒露時節如何養生?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。
寒露節氣養生注意這七點
1、足部保暖:常言道:“寒露腳不露。”寒露過后,氣溫逐漸降低,因此市民不要經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,同時夏季的涼鞋基本可以收起來,以防“寒從足生”。市民可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,這樣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擴張、血流加快,改善腳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,減少下肢酸痛發生,緩解疲勞。
2、適時添衣:寒露過后,天氣寒冷,老人、兒童和身體體質較弱的市民要注意防寒保暖,逐漸增添衣服。俗話悅“春捂秋凍”,秋天適度經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膚和鼻粘膜耐寒力,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種慢性疾病者,則要注意防寒保暖,防止“凍”出病來。

3、早睡早起:寒露過后晝短夜長,自然界中的“陽氣”開始收斂、沉降。此時便是人們保養陽氣之時,因此,人們的起居時間也應當做相應調整。《素問·四氣調神大論》中就有“秋三月,早臥早起,與雞俱興。”的論段,就是告訴人們秋季養生的道理。
4、養陰防燥:寒露后,雨水漸少,天氣干燥,晝熱夜涼。許多人會相繼出現中醫上所悅的“涼燥”癥狀,即咽干、鼻燥、皮膚干燥等。蘇所長表示,寒露時節養生跟秋分不一樣,寒露養生主要的是預防“涼燥”,從養陰防燥、潤肺益胃方面入手。
5、養胃:秋天氣溫漸漸變涼,而胃腸道對于寒冷刺激非常敏感,如果防護不當就會引發胃腸道疾病或使原有的胃病更加嚴重。因此,寒露以后的養生特別要注意養護好自己的胃部。首先要注意保暖,入秋以后要特別注意胃部保暖,適時增添衣服,夜間睡覺要注意蓋好棉被。
6、適量運動:秋季是運動鍛煉的大好時機,可根據個人情況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進行鍛煉,長期堅持可增強心肺功能。散步、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選擇。但開始時強度不宜太大,應逐漸增加運動量,如果過度運動,會增加人體的疲憊感,反而不利于身體恢復。
7、掃除抑郁:秋季臨床上抑郁狀態的患者明顯增多。專家指出,由于深秋氣候漸冷,日照減少,風起葉落,常會勾起凄涼之感,使人們情緒不穩,易于傷感。因此,在深秋時節,人們需保持良好心態,宣泄積郁之情,因勢利導,培養樂觀豁達之心,這也是秋季養生保健不可忽略的一點。
寒露推薦四種蔬果
1、石榴汁抗氧化:石榴汁是一種比紅酒、番茄汁、維生素E等更有效的抗氧化果汁,是排除心血管毒素的重要物質之一。石榴汁的多酚含量比綠茶高得多,是抗衰老和防治癌癥的“超級明星”。
2、吃桑葚防便秘:中醫認為,桑葚味甘酸,性寒,具有補肝益腎、養血生津、滋液熄風、潤腸通便的作用,能有效預防便秘。現代研究還認為,桑葚具有調整機體免疫功能,促進造血細胞生長、降血脂、護肝等多種作用。習慣性便秘者可取鮮桑葚適量,洗凈榨汁,每次服用15毫升。
3、小白菜排毒素:小白菜中所含的礦物質能夠促進骨骼的發育,加速人體的新陳代謝和增強機體的造血功能,通暢腸胃,利大小便,加速排毒,并有益于骨骼健康。
4、吃花菜健脾胃:花菜性平味甘,有健脾養胃、清肺潤喉、清熱解毒的作用,對秋燥引起的脾虛胃熱、口臭煩渴者更為適宜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