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注健康,越來越多人選用有機食品,家中庭園自產的天然蔬果,以及野外采集蔬果野生動物,雖然是100%天然的,但有些并不可以稱作是有機食品,因為土壤和水有可能是受了污染的,空氣由于臨近道路長期受汽車尾氣污染導致重金屬超標等。
有機食品包括有機農產品和其規范加工后的食品。一般來說狹義定義的有機食品是指:農作物在種植過程中沒有使用非天然的化學物質或有機物質,如農藥(即殺蟲劑、除草劑等)、化學肥料,加工過程沒有使用化學添加物。
生產有機農產品需要很多限制因素,如大氣、水、土壤、所在環境等等,至于土壤方面需要幾年之內沒使用過其限制的農藥、化肥,而且認證后還有三年的轉換期,才能稱之為有機農產品。
順應自然的種植過程,首先保證了有機食品的安全,而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指出,有機食品在一部分抗氧化物質的含量上略優于一般的食物。
雖然目前對于有機食品的口感尚無系統的研究,但排除品種與氣候的差異外,有兩方面因素已被實驗證明,一是有機種植條件下,很多植物的甜度更高,這一點在甘蔗園中已經得到了證實,高有機質土壤中種植的甘蔗含糖量達到16%而對比組僅13%,在蘋果、草莓、蓮藕等植物中也有同樣的特點;二是有機種植,植物所處的環境是相對完整的小生態循環,抗病力更高,可食部離開土壤后受病菌的感染幾率更低,相對而言更易保鮮,食品的風味得以保存。
長期以來研究有機種植領域其實與健康養生之類的概念無關,但是其對健康養生的意義卻實實在在是存在的。從我們生存的大環境來講,中國耕地的退化比例超過70%,根本原因不是氣候變暖這些氣象因素,而是土壤有機質的減少。因此科學地推廣有機食品是相當有必要,有機的種植方式,對我們的環境保護來說有積極的意義,為人類創建一個更優質、更適宜生存的生態空間。
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使用農藥化肥會對農田周圍的環境造成污染,減少農田周圍生物個體數量,喪失生物多樣性,進而導致生產環境的惡化和生產質量的下降。而有機食品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農藥和化肥,有利于保護環境,促進可持續發展。
營養師表示,雖然我們無法賦予有機食品更多的科學高帽,但順應自然的耕種方式,順應自然的有機食物,自成順應自然的健康人生,常食有機食品助人身體自然健康。